滿足需求後,才是教育的開始
文:趙介亭 (綠豆粉圓爸,展賦教育文創執行長)
跟著我們一起實踐展賦教養模式的家庭,對於「滿足孩子的需求」一定不陌生。
會從這裡做為親子互動的起點,是在於主流的教養價值觀,仍然多以「滿足大人的需要」做為出發點。
這並不全然是大人的錯,而是很多環境和場合,並不適合孩子。
我自己從小在台北市長大,前六年的育兒也是以雙北市為主要地區。直到去年搬來了宜蘭,才知道都市對孩子的限制多到數不清。
孩子想跑跳,不行,
孩子想大叫,不行,
孩子想自己走在路上,不行,
孩子想玩雨天後的積水,不行,
孩子想去樓下騎腳踏車,不行,
孩子想盪鞦韆很久很久,不行...
孩子被禁止、被限制的次數太多,就很容易讓孩子誤以為大人掌有決定權,而進入錯誤目標,與父母進行權力的爭奪。
因此我們建議父母,想辦法、找合適的地點,讓孩子滿足跑跳、大叫、走路、玩水、騎車、盪鞦韆...等等的需求,做為修復親子關係的第一步。
在滿足的過程中,父母就像是存款一樣,在孩子心中累積「影響力」。
然而很多父母誤會了, 以為滿足孩子的需求,就是要讓孩子「予取予求」,因此在過程中,忍耐、壓抑大人內心的不安,直到有一天大人受不了,又阻斷了孩子滿足需求的機會。
其實有了第一步的滿足後,第二步就要進入到教養與教育的領域了,也就是要發揮影響力,讓孩子學習自我管理與自制的能力。
例如孩子有跑跳的需求,父母就可以安排每天帶孩子到公園、運動場跑跳 (第一步),在孩子滿足之後,就該跟孩子討論,為什麼有的地方不適合跑跳 (第二步)。
又例如孩子想盪鞦韆很久很久,父母可能開車到人少的公園,滿足孩子盪鞦韆的需求 (第一步),但如果有距離的考量,或是假日的公園總是很多孩子想盪鞦韆,就可以孩子討論,有什麼是大家都能盪到鞦韆的方法 (第二步)。
這兩個步驟是相互存在的,但多數的父母,只做了其中的一步而已。
「滿足需求後,才是教育的關始」,表示需求沒有滿足之前,所謂的教育對孩子來說,只會感受到限制和禁止、甚至是嘮叨;而滿足需求後,也同步要運用影響力,讓孩子更認識這個社會的規範、以及大人的顧慮。
孩子是很敏感的,當他們感受到大人在為他們努力著,他們也會還以最真誠的「在乎」:我聽爸媽的話,不是因為我怕他們,而是因為我在乎他們。
被孩子在乎,絕對比被孩子懼怕來得好,大家不坊可以試試看。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