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文國小娃娃國的一天:回家作業 (2012.11.13)
很多朋友「以為」人文國小是一間沒有考試、沒有回家作業的學校。這,只能說對一半。
人文有考試、有回家作業,只是如同人文強調「回歸教育的本質」:考試的本質是什麼?回家作業的本質是什麼?
先定義清楚WHY (為什麼要考試、為什麼要有回家作業),再來談HOW (如何考試、如何規劃回家作業),才能讓考試和回家作業是對孩子有幫助的。
藉由老師幫孩子整理的第一學期學習檔案,我們可以瞭解孩子在學校裡完成的作品;而回家作業的彙整,則讓我們可以看到孩子學習和成長的脈絡。
娃娃國的回家作業,名稱為「學習日誌與家庭聯絡單」:一張A4紙分成正反兩面,正面上半部是當天進行的課程活動,以及一幅聯想作業;下半部則是親師互動的空間,老師註明近期活動,家長則可以提出回饋。
這是綠豆開學第一天的回家作業:
右上方的「圖畫想想」,從簡單的圓形開始,每天有不同的形狀,讓孩子習慣發想創意。
生活自理的能力,也轉化為主題活動。
回家作業的背面,在學期的剛開始,也是創意聯想的發揮,「一枝鉛筆讓你聯想到什麼」?
我過去教青少年和成人使用心智繪圖 (MindMapping),讓創意可以沒有侷限地擴散,從綠豆的作業,我看到異曲同工之妙。
有朋友誤以為人文「不教」注音,這實在是很大的誤解,人文強調的教育內容,和教育部公告的九年一貫課綱相符,只是人文用更「人性化」的角度,將九年一貫課綱的內容打散重組,並採取「有機體學校」的理念,提供更彈性、更適性的教學分組與進度。
以注音符號為例,回家作業並不太強調注音符號的「書寫」,而是讓孩子自己想 (也可以跟家長討論),這個注音符號在哪些字詞當中會被使用到。
如果說文字是一項工具,那注音符號只是工具的輔助工具,重點還是要回歸字詞上,才是真正的注音符號學習。
孩子的回家作業,也不僅僅是孩子自己的事情,像綠豆畫完後,會請我們幫他註記文字,寫回家作業,是一件快樂的事情,沒有壓力、無需督促。
拼音,也從實用面回推,當不同的聲母ㄅㄆㄇㄈ,遇到相同的韻母ㄚ,會變成哪些字詞呢?
回家作業的背面,有時也會有數學題目,還有讓孩子自我評鑑的欄位。
在練習注音符號的書寫上,搭配童詩讓孩子朗朗上口,書寫上也不會要求孩子寫到跟印刷體一樣,只要孩子寫的出來,不會把ㄌ寫成ㄉ就好啦! (就算寫錯也不會被罵,只要再帶著孩子觀察兩者的差異即可)
回家作業也像闖關,綠豆還會要求我們擔任關主,讓他可以完成兒歌唸謠的任務。
從兒歌歌詞,認識文字和旁邊的注音符號,並藉由回家作業讓孩子自我評鑑,讓孩子提升「我能感 (I CAN)」,並在唱兒歌的過程中,學會了更多複雜的文字。
綠豆很喜歡自評「按讚」,那個大姆哥也愈畫愈大支!
綠豆經過一個學期,自己統計出完成回家作業的時間大約在15分鐘左右,這也符合人文國小對於「回家作業」的設定:『家庭中的親子時光和互動,才是最重要的回家作業!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