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優幼專欄] 別幫六歲的孩子擦屁股
文:趙介亭 (人文適性教育中心執行長)
在寫完前一篇 [優幼專欄] 無條件的愛孩子,別怕!!之後,很容易讓人誤解我們是「溺愛寵壞孩子聯盟」的支持者,因此我必須加上這篇來說明。
父母給予孩子無條件的愛,跟父母給予孩子無條件的物質需求、無條件的責任承擔,是截然不同的事情。
不少父母擔心無條件的愛會溺愛寵壞孩子,是因為他們把愛、物質需求、責任承擔混為一談了。
甚至有的父母會誤解,而有求必應、攜牲自己、淪為孩子的僕人。這,並不是愛!
無條件的愛孩子,不代表孩子不用尊重父母 (或任何一個人);無條件的愛孩子,不代表孩子不用承擔責任。
人文適性教育系統經常談到的「溫和而堅定的態度,自然而合理的結果」,正是讓父母可以善用無條件的愛,而不至於曲解或誤解的指南。
我們無條件的愛孩子,所以我們「願意陪伴孩子」去面對「他自己」的情緒、需求、想法、行為、與責任。
「願意陪伴孩子」,而不是父母攬下來,阻擋孩子去面對他自己。
然而不同的年齡,有著不同的能力,所能面對自己的程度也有所不同。
我們可以立即回應六個月嬰兒的哭,並給予即時的處理;但我們不見得要立刻制止六歲孩子的哭,我們可以陪伴他面對自己的情緒。
我們可以幫六個月嬰兒擦屁股、處理他的大小便;但我們不需要幫六歲的孩子擦屁股。
孩子愈大,愈需要更高的比例和機會,去面對他自己。孩子所需要的,是父母無條件的愛、支持、與陪伴。
可惜的是,多數的父母沒有學習過兒童發展歷程,不見得有理論基礎可以判斷孩子目前能夠面對自己的程度。也因為如此,我們必須規劃許多的團體座談、個別諮詢,提供人文適性專業的建議,讓父母的觀念能跟著孩子一起長大。
陪伴孩子、安心放手、無條件的愛孩子,會很矛盾嗎?其實不會的。
只要父母相信孩子值得被無條件的愛,只要父母相信孩子有能力面對他自己,一切就如此簡單而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