綠豆爸TALK|孩子沒有問題,只是中毒而已

 

這一年我和楊文貴教授合作,從父母成長班到現在的優幼方案,累積下來,我們也看了不下百對的家庭。

 

我們看過和樂融融的家庭、也看過氣氛緊繃的家庭;

我們看過和孩子親密互動的家長、也看過拿著手機打電動的家長;

我們看過和同儕開心遊戲的孩子、也看過與同儕推擠訕笑怒罵的孩子;

我們看過情緒穩定怡然自處的孩子、也看過情緒暴起暴落無法自制的孩子。

 

我相信人性本善、我相信孩子本是一張白紙、我相信父母是孩子第一位也是最重要的老師。

因此孩子所展現的一切行為,無論好壞、無論對錯、無論世俗眼光評價如何,孩子,只是忠實反應出人生這幾年,父母如何的教養、以及週圍環境如何的對待

 

所謂的好動、害羞、怕生、沒禮貌、講不聽、動手打人、脾氣暴燥、情緒起伏、發展遲緩......,是坊間所普遍認定的「孩子的問題」。

也因此坊間的對應之道,就是「想辦法解決孩子的問題」

於是所謂的專注力訓練、禮儀教育、品格繪本故事、貼紙集點獎勵、數到3、罰站、講道理溝通、責罵、黑臉白臉......當然還有打一頓,都是為了「解決孩子的問題」的辦法。

這些辦法依程度不同、依孩子個性不同、依家長的地位不同,而產生或多或少、或長或短的「效果」。

於是家長之間口耳相傳,爭相採用,卻在幾天、幾個月、或幾年之後,忽然發現所使用的辦法不管用,而且孩子的狀況更變本加厲。

 

因為這些辦法「治標不治本」。

我們必須追本溯源,找出最核心的關鍵,就是:「孩子沒有問題!

 

只是如果「孩子沒有問題」,那為什麼會有那麼多脫序、出軌的行為呢?

我想了很久,該用什麼字詞來描述原因,我想使用「中毒」二字是很貼切的。

根據教育部的辭典,「中毒」的意思為:人或動物由於某些有害的化學物質進入體內,導致生理機能障礙或死亡的現象。患者一般會有噁心、嘔吐、腹瀉、頭痛,眩暈等症狀。

而我使用「中毒」的意思則為:孩子由於某些有害(不當)的教養模式(行為、言語)進入體內,導致心理(情緒)機能障礙的現象。患者一般會有好動、害羞、怕生、沒禮貌、講不聽、動手打人、脾氣暴燥、情緒起伏、發展遲緩等症狀

 

以「食物中毒」為例,第一步就是要先停用有毒的食物,第二步再處理生理上的狀況,最後症狀的消失是自然而然的。

而「教養中毒」的處理方式亦然,第一步就是要先停用有害(不當)的教養模式(行為、言語),第二步在處理心理(情緒)上的狀況,最後症狀也會自然的消失。

 

現在最棘手的問題,是食物中毒就找出源頭,不再食用即可;但教養中毒的源頭,往往是孩子最親近的父母、祖父母、親朋好友,不可能斷絕關係。

因此唯有從最親近的父母,從自身停止有害(不當)的教養模式(行為、言語),才有可能拯救孩子心理和情緒的狀況,也才能夠治本的改變孩子的行為

 

然而面對「教養中毒」這件事情,多數的父母卻採取了否認、逃避、卸責,唯有少數的父母願意正視及面對

於是多數的孩子,成了「教養中毒」的犧牲者,毒害愈陷愈深,直到某天承受不住而爆發,或甚至將自己受的毒,灌壓在同儕的身上。

 

我和楊文貴教授合作的優幼方案,其中一項功能,就是協助那少數願意正視及面對的父母停毒,並幫助孩子排毒。

當孩子恢復健康的心理後,優幼方案就能發揮更大的功能,讓孩子的天賦開展。

如果父母更能及早覺察或領悟,從孩子出生後就實行優幼方案,那就可以省略停毒排毒的過程,直接的讓孩子充份探索、尋找興趣、成為他自己。

 

雖然多數的父母會採取否認、逃避、卸責,將行為歸因為「孩子的問題」。

但我們還是相信並堅持,當少數的家庭因為優幼方案而改變、而幸福、而快樂、而親密互動後,就會有愈來愈多父母願意正視「教養中毒」的議題。

「孩子沒有問題,只是中毒而已」,身為父母的我們,願意為孩子戒毒嗎?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愛兒思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