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第一個孩子照書養,第二個孩子照豬養」,這句話真的是許多父母的寫照。

雖然長輩會給很多建議和意見,有許多網路論壇提供新手父母討論和發問,醫院也會舉辦許多課程。然而若想要有一套"系統化"的教養方式,似乎還是從書本上才能得到。

這麼說來,「那本書」的重要性可見一番。

我在逛博客來書店時,發現一本「百歲醫師教我的育兒寶典」,如果看完它的介紹,一定會讓很多父母心動和羨慕不已。

在美國,超過一百萬個小嬰兒,
實施這套一覺到天明的好方法!

讓寶寶從出生後就睡自己的床,訓練自然入睡。 在寶寶六週大時,就能夠一覺到天明。 餵奶按照固定的作息時間表,切忌一哭鬧就餵。 努力遵循「餵奶-玩耍-睡覺」的模式,勿讓寶寶吃奶吃到睡著。

沒有買這本書,而且光是看著讀者的分享,就讓我冷汗直流,在心中驚呼:「還好這不是我當初買的那本書!」

在讀者的分享中,出現許多次「訓練」這個字眼。

沒錯!海豚可以訓練、大象可以訓練、就連跳蚤都可以訓練,何況是聰明的人類。

按照時間表餵食、按照時間表作息、自動睡眠、最好一覺到天亮...,只要經過訓練,沒有一種動物達不到。

這讓我回想到當兵時的照表操課。

我從來不覺得當我被「訓練」去遵守以上時間空間的規定後,有任何喜悅和幸福的感覺。

難道「訓練」嬰兒去遵守以上時間空間的規定後,嬰兒會有任何喜悅和幸福的感覺嗎?

它滿足的應該只是身為父母的大人們,不想半夜被吵醒、不想白天一直抱、不想什麼事都不能做的解決方法吧。

好吧!孩子經過「訓練」之後,可以按照時間表餵食、按照時間表作息、自動睡眠、一覺到天亮...,可以做到這些外在的表現了,但孩子的內心感受呢?

「快樂?幸福?爸媽是愛我的?我是被關心的?」

還是「放棄?失望?爸媽不會理我?我是被冷落的?」

不過回頭說來,這樣的養育方法也不能說不對,只是每個人對養育孩子的「信仰」不同,自然會採取不同的方式,當然,也會導致不同的結果。

就像還沒有小孩的我,是堅信著不能一直抱小孩、要讓小孩分房睡、小孩哭的時候不要急著抱他...這些上一輩念茲在茲的養育信條。

幸好我的運氣很好,在媽咪懷孕期間買了「親密育兒百科」這套書,徹底顛覆了我原本所有的養育觀念。

我跟媽咪也從小綠豆出生後,依照書上的建議和小綠豆建立親密關係。

雖然不像「百歲醫師教我的育兒寶典」讀者分享如同神跡一般的結果,但依照「親密育兒百科」的方法,我們跟小綠豆有更多默契、瞭解、包容、互動,體力上雖然有些累人 (像我的雙下巴正在逐漸消腿中),但是心中卻是充滿喜悅和幸福的,從小綠豆三不五時的笑容,我相信他也是這麼覺得的。

摘錄書中對親密育兒的一些問答:

「親密育兒法聽起來很累人,這樣的付出是不是永無止盡的?」

親密育兒法聽起來可能很困難,但長期來說,這反而是最簡單的教養方式。一開始,你的確必須付出很多。父母不斷給予,孩子不斷接受,這是所有為人父母者的必經之路。但本書一再強調,付出是互相的--你給寶寶的愈多,寶寶也會給你愈多。所以你才會愈喜歡你的寶寶,也更有自信做個好父母。照顧小孩最「難」的,其實是那種「我不知道寶寶到底要什麼」的感覺,如果你能夠瞭解寶寶,掌握彼此的互動,就會輕鬆容易些。親密育兒法是培養爸媽與寶寶之間默契的絕佳方法。現在花力氣在親密育兒法上,往後會幫你省下很多力氣,不只是在嬰兒時期,還有兒童和青少年時期。現在學會辨識與回應寶寶所發出的訊號,也會讓你懂得孩子的成長心理,懂得從孩子的角度看事情。

「老是抱著寶寶、寶寶一哭就迎上前去、一餓就餵奶、甚至跟寶寶一起睡,這樣子會不會把他寵壞,讓他變得過度依賴呢?」

不會!經驗和研究都告訴我們不會。親密反而有助於獨立。親密育兒法指的是適當的回應寶寶,而溺愛則是做出了不適當的回應。 1920年代,育兒領域出現了所謂的專家,溺愛理論也因此產生。專家抨擊父母的直覺,主張父母應該自我約束,與小孩保持距離。他們認為太常抱小孩,小孩一餓就餵奶、一哭就迎上前去,會造成小孩過度依賴、黏人。這種溺愛理論並沒有科學根據,有的只是莫名的恐懼與偏見。

許多研究已經證明,溺愛理論是錯誤的。在一項研究中,研究人員觀察兩紅父母與嬰兒。A組的父母與嬰兒關係親密,隨時回應嬰兒的需要。B組父母的教養方式則受到較多限制,按照時間表餵奶,對於嬰兒發出的信號,也較少給予直覺或照顧式的回應。這項研究至少追蹤了這些嬰兒一年。你認為哪一組的小孩會比較獨立呢?答案是A組,是那些與父母關係親密的嬰兒。調查過育嬰方式對於孩子長大後行為顯響的研究人員都發現,根本沒有什麼溺愛理論。孩子必須經過一段健全的依賴時期,才能成為有安全感、獨立的人。

「採用親密育兒法,不就等於讓小孩來發號施令嗎?」

親密育兒法的重點是在父母做出回應,而不是讓寶寶來控制一切。一個因為餓了或不舒服而哭個不停的寶寶,只是想要吃奶或被安慰一下,而不是要控制父母。過去那種怕寵壞小孩或被小孩控制的心態,其實是因為不瞭解嬰兒。譬如說,只在固定時間才餵奶 (現在我們已經知道,這種方式對於嬰兒吸收營養和自尊可能有害) 就是源於這種錯誤觀念。寶寶有需要,所以發出訊號給他相信能滿足他需要的人,然後這個人做出回應。這種過程是溝通,不是控制。父母做出回應,讓嬰兒學會了信任父母,有了信任,寶寶才會聽話,父母也比較容易發號施令。當你的寶寶哭了,就照著你心裡的感覺去回應他,不需要再天人交戰:該不該去抱他?這樣會不會把他寵壞?他是不是想控制我?把他抱起來就是了!時間一久,你會愈來愈瞭解寶寶為什麼哭,以及自己是不是應該馬上有回應。

親密育兒法的優點

對寶寶:更信任人、更有自信、發育得更好、感覺舒適,行為自然良好、較有條理、學習語言更容易、培養獨立個性、學會什麼是親密感、學會付出與接受愛

對父母:更有自信、與寶寶的默契更好、能辨識寶寶發出的訊號、能憑直覺做出反應、與寶寶間有情感的交流、教導寶寶更容易、觀察更敏銳、知道寶寶的能力與愛好、知道哪些建議該接受,哪些不該

對親子關係:爸媽和寶寶會互相瞭解、互相付出、互相影響並塑造出行為模式、互相信任、更有默契、更多彈性、更多活潑的互動關係、展現出彼此最好的一面

↓小綠豆最喜歡靠在我們的身上

↓白天就和小綠豆一起躺在床上

↓不睡時就抱小綠豆揹在身上

↓出去現時用更穩的揹架繼續揹著小綠豆

↓嬰兒車買到現在,只有在家裡拍照時派上用場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綠豆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9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