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TALK] 愛兒思Facebook線上讀書會-5/9(一)

「獎勵」是外在的,是大人給予孩子認可的展現,久而久之,孩子不再從自身內部尋找認同與成就,而祈求著大人的給予或施捨,而當大人不再獎勵時,孩子就失去了行為的動機

「鼓勵」和「獎勵」是有很明顯不同的,鼓勵在於支持孩子自發性的行為展現,例如孩子願意自己脫褲子,我們鼓勵孩子:你很厲害,已經會自己脫褲子了~~
而獎勵則用在跟孩子「交換」:如果你自己脫褲子,我就給你一顆糖果;或是看到孩子自己脫褲子後,就給他一顆糖果(或其他),孩子的焦點,就會從自己脫褲子的成就,轉移到糖果上面~~

「哇,你自己會脫衣服了」是鼓勵,但更多時候,孩子自己已經很滿足了,甚至不需要父母多說這一句話,除非,孩子的表現已經是為了得到父母的讚美,那就回到第3章談到的:讚美,用作以鼓勵,必須要謹慎使用

要小心的是變成「心靈層面的獎勵」

我自己的區分是,孩子的「行為動機」為何?

如果是他自己願意挑戰、自己願意長大,那我們當然適時的給予鼓勵和支持;但如果孩子的動機是「討獎勵」、「討關注」...那就要回到更根本的層面:孩子對自我的認同和存在感是否不足呢?

我想父母可以留意自己,是不是經常在跟孩子「交換」...你怎麼樣,我就怎麼樣...你不怎樣,我就不怎麼樣...

以前我們熟悉的「棍子+胡蘿蔔」理論,用在教養孩子身上是很不適合的~~或者該說,也沒有大人喜歡這套理論用在自己身上,因為我們是人,不是驢子~~

上回楊教授提到的「我訊息」,我覺得也適用於對孩子的鼓

天下雜誌:胡蘿蔔與棍子都已不管用
http://www.cw.com.tw/article/article.action?id=3462

博客來:胡蘿蔔比棍子好用
http://www.books.com.tw/exep/prod/booksfile.php?item=0010367793

具體的表達對孩子行為的肯定、支持和認同,就相當足夠了,因為孩子自己已經相當開心了~~

不過我們談的是「理想中」的孩子狀態,孩子的行為全然來自內心的強烈成長動機~~
以孩子學走路為例,身為父母的我們,有鼓勵孩子學走路嗎?有獎勵孩子學走路嗎?有懲罰孩子學走路嗎?

我們應該都有鼓勵過,但孩子是因為我們的鼓勵而走的更好嗎?不是的,是因為孩子內心的成長動機,促使著他自己走的更好、更穩,我們的鼓勵只是錦上添花~~

博客來:動機,單純的力量:把工作做得像投入嗜好一樣有最單純的動機,才有最棒的表現
http://www.books.com.tw/exep/prod/booksfile.php?item=0010476180

《未來在等待的人才》作者丹尼爾.品克就人類真正的激勵源頭做了一番撼動管理典範的檢視,指出人類或可利用這個洞察走向更有智慧的工作方式和更好的生活。

  大部分的人都相信,無論是激勵自己或他人,最好的方法就是以金錢之類的外在酬賞做為誘因──也就是胡蘿蔔加棍子。丹尼爾.品克直言這是錯誤做法。無論是工作、學校或家庭,要獲得卓越表現和高度滿足,奧祕其實繫於人類的一股內在需求──嚮往主導自己人生、學習新知、創造新局,貢獻一己之力讓世界更上層樓。

  品克以四十年來攸關人類激勵的科學研究做為理論依據,將科學所知和企業所為之間存在的不配稱揭露於世。雖然胡蘿蔔加棍子在二十世紀曾經奏效,但面臨現今趨勢的挑戰,用它來激勵員工其實是大錯特錯。品克檢視了真正具有激勵效用的三個要素:自主、專精、目的,並點出許多充滿巧思且令人驚艷的門道,引領我們付諸實踐,不僅可以改變人們的思維,也將徹底改變你我的生活。

「動機」是一切,妳們為什麼晚上10點不睡覺?來線上讀書會?有人鼓勵嗎?有獎勵有懲罰嗎?沒有~~是我們想要更好的「動機」

或許我們太習慣單向的鼓勵孩子,我們目前比較常用的是,和孩子交流彼此的感覺。問問孩子開心嗎?喜歡幫忙嗎?有什麼感覺?並給予回饋:嗯~~我也很開心...

孩子的成就、喜悅、愉快,來自於這整段的過程及最終的結果,這就是最大的獎勵(來自孩子內心的~~)

以親子團體最常見的:乖乖坐好聽完故事,就有貼紙或糖果為例子,孩子的焦點是在聽故事?還是在貼紙/糖果呢?
我們希望孩子的焦點是在哪裡呢?我們希望孩子未來行為的動機是來自於哪裡呢?

我一直堅持,最大的獎勵,就是親子一起參與活動、共讀、共玩,不用其他任何形式的獎勵了~~

引用李雅卿(種籽學苑創辦人)在「乖孩子的傷,最重」一書中寫的:
有一位年輕的女士,到學苑應徵教師。試教期間,挫折困惑的來到我的面前,沮喪的問:「不可以打,不可以罵,不可以威脅,不可以利誘,不能夠以任何造成兒童身心痛苦的手段做為我的教育方法,請問我可以怎麼辦?」

「回到教師的本質,真實面對孩子。」李雅卿說:「學習是孩子的事。如果這些手法是你賴以支撐的拐扙,放掉它,試試看你會怎麼行走。」

套用在父母身上,「回到父母的本質,真實面對孩子」

我們自己的做法是,儘可能的充實環境,家裡不夠,就尋求社會資源。對於孩子熱衷的事情,我們以「搭鷹架」的概念,給孩子往上一層的引導,但要不要往上走,讓孩子自行決定。對孩子陌生恐懼的事情(像半年前對戶外和昆蟲的陌生恐懼),我們提供環境,並試水溫,藉由豐富的環境和資源幫孩子加溫~~

「如果是8點前上床就可以講故事,超過就沒有」...它背後會有父母的原因,如果能和孩子討論與溝通,是最好的

對孩子而言(或對多數大人而言),時間是抽象的~~

如果只講:「如果是8點前上床就可以講故事,超過就沒有」,這既不自然、也不合理呀~~但如果孩子瞭解這句話背後的原因,例如:媽媽忙了一天很累,希望8:30能睡著,所以8:00可以講故事給你聽,但如果超過8點,媽媽就會想睡覺了 (楊教授有教我們講到睡著的方法)~~

我們家綠豆很不愛睡覺,但又很需要睡眠,幾次在睡眠不足的情況下,就會容易生病,因此我們會用身體健康的角度來跟他談,為什麼下午要睡、晚上還要睡的原因~~

PS. 我個人覺得,這種「理性」的角度,由爸爸來跟兒子談,是很不錯的~~媽媽則負責心靈層面~~

另外在幾點睡覺這件事,我同意楊教授談到的,要讓孩子充份的和父母玩夠、依附夠之後,才能有好的睡眠品質~~
楊教授說,甚至不惜晚睡晚起,也要先把父母的依附放在優先囉~~

的確,先滿足孩子~~
目前觀察到的,是全職父母覺得,我已經把24小時都放在孩子身上了,為什麼孩子還是覺得不夠?
上班族父母則覺得,我都忙於賺錢,虧欠孩子太多,所以孩子要什麼給什麼?

孩子會看時鐘了嗎?這是我自己判定的角度~~目前我們是以長針走到數字幾做為提醒,因為孩子還不太能看懂8點的樣貌~~

如果是吃飯...或大人的行程造成整個作息往後,我們就會將孩子的作息往後,像今天我們晚上7點才出門吃晚餐,回到家都快9點了,所以全部行程往後延,他們還是有跟媽咪互動互玩後,才去洗澡,現在才準備睡覺~~

「自我覺察」真的很重要~~在上楊教授的課程,就發現不少家長,仍是抱持著「你說你的、我聽我旳」,沒有放空回頭檢視自己~~相當可惜~~

我現在會思考,當一句話要說三次以上,是不是因為那是大人的命令或指令?或是我們打斷了孩子正在進行的遊戲?

如果真的是我必須堅持的話要傳達給孩子,我會請孩子面對正視我,我專心的講、他專心的聽...

博客來:藉口愈完美,人生就愈不完美
http://www.books.com.tw/exep/prod/booksfile.php?item=0010491799

  人生航程中,海面不會永遠風平浪靜。面對層出不窮的困境,我們有時會本能的尋找藉口,填塞密密麻麻的缺憾。或許那跟誠實與否無關,我們只是累了,又或者匆促之間找不到面對的勇氣、解決的方法,如是而已。

  作者丹尼爾.杜賓博士告訴所有一個頭兩個大的讀者,情況其實沒有那麼糟,問題也不會很棘手,只要你願意放鬆自己、放下無謂的堅持,觀念一旦轉變,人生的風景從此不同。

  杜賓博士說,讓我們回歸孩童般的純真與誠實,把手中的好香蕉、爛香蕉,好好算清楚──這是我們決心改變的第一步。

  爛香蕉代表錯誤觀念、負面陰影,和種種阻礙前進的不利因素,它們不僅造成你的消化不良,甚至會加速其他好香蕉的腐敗。千萬別縱容它們對你的傷害和威脅,如此,你的人生才有嶄新的空間,迎接更多美好的事物。

  好香蕉是新事物和優質觀念的象徵,當你擁抱愈多新的想法與行為,生命就會愈加精彩和豐盈。持續成長、更新,是你人生中唯一要做的事,你應該義無反顧的往終點邁進,而不是一直停下來,被障礙物圍困。

  放下手邊的「爛香蕉」吧,它不值得你為它找藉口,還想盡辦法忍耐它、消化它。當你願意認清事實,勇於行動,因著這份決心,你的改變,已經正在悄悄發生。

「找藉口」的價值觀,正以身教快速地影響著孩子~~

「我訊息」也可以用在夫妻溝通當中~~

自然合理的結果,也可以用在家庭當中~~只是代價會大一點~~

在「改變」這件事情,我覺得男女有別。
如果先生往正面的改變,太太往往是感動和支持的;
但如果太太在改變(無論正面反面),先生則會陷入眼紅、羨慕、嫉妒...等多重心態交戰中。
詳見犀利人妻大改造後~~

目前所見往往都是太太在實務執行孩子的教養、教育面,但往往不明究理的先生的一句話,就改變了太太所有的努力

如果夫妻都無法平等相對,如何讓家長與孩子平等相對?如何讓老師和學生平等相對?如何讓學校和家庭平等相對?

「如果我們讓孩子自己去體驗他的行為造成的後果,我們便提供了一個誠實和真實的學習環境。」

我目前的認知,是要先完成自我療癒,然後是夫妻同心,接著才是孩子養育~~但大家目前的焦點都放在孩子養育上,而忽略了自己和另一半其實是最大的敵人~~

楊教授上週提到的,要在青少年就進行性格調育,是相當重要的~~雖然我們離青少年有點遠,但還是有機會的~~

我覺得厲害如孩子,是不會錯亂,而是會利用大人的矛盾和衝突,做為自己的籌碼呢~~

「打罵教育」的自然合理的結果,可能要在10年後才會看的清楚,這是比較可惜和可怕的~~

談到「讀書會」、「教養課程講座」...這類的「學習」,其實會發現,很多大人的學習之路,已經在18歲大學聯考那天結束了~~

孩子平時的情緒表現,如果有機會,錄下來給先生看,一起討論孩子在面對情緒時的展現方式,是否如你們的預期和希望呢?

大人的好好講,只是在禁止孩子的行為,而不是和孩子探究行為背後的動機,及其是否蘊含了孩子的錯誤目標

「不可以推人」「我不是告訴你不可以推人?」「你為什麼還推人?」這樣是不是好好講???

家長通常只想在「人前」掩蓋孩子的某些行為,並不想真正幫助孩子瞭解和認識自己的行為~~

便宜行事~~愈便宜的東西愈昂貴~~現在輕視教養和互動,未來就要用更多倍的時間和精力來挽回,甚至無法挽回~~這樣便宜行事的代價,豈不昂貴至極~~

何謂「好轉」?誰的角度來看?孩子有認為推人是不對的嗎?還是大人認為的?

推人為什麼不對?孩子明確的知道嗎?

是因為大人說不對?還是因為會造成別人不舒服甚至受傷,所以不對呢?

家長都希望孩子擁有同理心,卻抹殺了孩子產生同理心的所有機會~~

一個破壞別人車子的少年,被車主抓到後,車主曉以大義一番,問少年有什麼感想?
少年說:下次我會小心,不會被你抓到...
(楊教授上週課程的例子)

我們參與的親子團體中,就有孩子大動作的推人、打人,會被媽媽叫去訓斥一番,甚至關在房間~~
然後,這個孩子之後就是默默的伸出腳,在別人行走的路線上...

這樣的行為改變,是「好轉」?還是「惡化」?

但對孩子而言,他沒有被媽媽發現,也就不會被訓斥啦~~對他豈不是「好轉」?

我會觀察孩子的次數、神情和態度。
許多孩子,會藉由「剝奪別人的快樂」,來滿足自己的地位和權力,這樣的孩子需要很大程度的關照~~

我認識幾位孩子,很喜歡帶玩具到學校炫耀,一副要別人跪下來求才願意分享,然後沒幾秒鐘又要把玩具拿回來~~

我都會自問,如果我買了一台新相機,然後拍了5張,就有一個大人要我分享給另外的人,我一定氣死~~哈

我有一包糖果(假設有100顆),分享給10位同學;跟我有1個玩具,分享給1位同學。這兩個情況的「分享」一樣嗎?

分享的定義太廣了,每個人的認定認知不同,更別說是孩子了~~

回過頭來,為什麼要孩子「學會」分享?我把喜歡的東西給喜歡的人,需要學習?需要理由嗎?

我不想把喜歡的東西給不喜歡的人又需要理由嗎?

我想把喜歡的東西拿回來呢?需要理由嗎?

我自己另外的認為(也不知對錯),在學齡前的親子團體,用「交換」的方式,會比所謂分享來的更好一些~~

我們當初會走出戶外,就是用環境避免人工玩具的爭奪和爭執,你有樹葉,我也可以撿樹葉;你有石頭,我也可以撿石頭~~

當初戶外學校剛實驗時,是明文禁止帶任何人工玩具來的~~呵

當孩子說,我想帶糖果給同學吃,那麼他在分享的概念上已經產生了

或者該說「饋贈」~~

「如果大人不確定孩子準備好了沒,那麼順著孩子或許是目前最好的方式」~~楊教授如是說,真的很建議大家反覆看課程錄影喔~~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愛兒思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