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將最近在臉書的社團中,與朋友聊教育的部份內容摘錄過來,期待能引發更多的思考與討論...

***

黃淑文在【媽媽的讀心術】中寫到:『陪伴孩子,就像照顧種子長大一般,你必須做的,其實只是適時澆水,施予養份,觀察種子的需要 (而不是用你自己的期望揠苗助長)。大部分的時刻,我們並不知道親手所照顧的種子,是一顆怎樣的種子?會開出怎樣的花朵?(恐怕要種子一邊成長、一邊探索,最後由它自己來決定,要長出什麼樣子。) 身為種子的守護者,我們只能不離不棄地等待和觀察,傾聽種子發出的各種訊息,必要時給予各種協助。』

我們選擇「自主學習」,是為了讓種子在合適的土壤中成長。現在的學校,就像把西瓜、草莓、橘子、蘋果...,全種在同樣的土壤、用同樣的肥料、要求在同樣的時間收成。

我們都知道植物的不同性,卻刻意忽略了孩子的差異性~~

***

最近因此構思著孩子未來的教育之路,暫停了網誌記錄的工作,花大量的時間在閱讀、蒐集資料、並和自己對話與辯論

也因此有許多愛兒思的家人,遇到我就會跟我談「教育」的議題。

我非常歡迎大家正視與重視孩子的「教育」議題,也非常樂意和大家進行討論,因為藉由互動,我能夠更掌握自己的思緒是否有所遺漏。

只是在對談中也發現到幾個狀況,讓我得先停下來,請大家在談「教育」之前,先問自己、先問另一半以下幾個簡單的問題。

問題很簡單,就是5W1H而已。

Why 孩子為什麼要學習?

Who 孩子應該向誰學習?

When 孩子什麼時候開始學習?什麼時候結束學習?

Where 孩子在哪裡可以學習?

What 孩子應該學些什麼?

How 孩子應該如何學習呢?

如果你願意,歡迎在這裡和家人們分享你們討論的答案喔~~

希望藉由這樣的討論,可以讓大家早日脫離18世紀工業革命的教育模式、觀念和枷鎖~~

***

我相信很多家人雖然沒有回應,但應該有在心裡開始思考這些問題,也或許已經和另一半在討論了。

教育應該是相當「個人化」的議題,尤其是我們以適性教育的角度來看待時,因此每個家庭、每對父母、每個孩子都該享用「個人化」的學習歷程。

但~~公立學校以同一套標準課程要求每一位孩子遵守,理念學校則或有另一套標準"觀念"要求每一個家庭配合,如何在教學現場落實「因才施教」、「適性教育」呢?將會是我們努力的方向。

如果家人思考過第一層的問題,接下來我要提出第二層的問題,家人們可以在回答後,檢查看看是否有所矛盾喔!

Why 孩子為什麼要上學?

Who 只有老師(指具有教師資格的人)才能擔任「老師」嗎?

When 孩子放學後還在學習嗎?(不是指補習喔) 假日還在學習嗎?6歲一定要進國小、12歲一定要進國中...嗎?

Where 孩子一定要在「學校」才能學習嗎?不進學校能學習嗎?

What 孩子一定要按照國語、數學、社會、自然...等學科、遵照教育部的課綱來學習嗎?

How 孩子只能從課本、從老師、乖乖坐在教室當中才能學習嗎?

期待大家在思考和討論的過程中,開始對自己的教育觀念抽絲撥繭,從大方向中逐漸撥雲見日,找出最適性的那一條路~~

***

我們家沒有實際進入過華德福或人文的教學環境,我以目前腦中的資訊提供參考,還請大家幫忙補充。

我認為無論是蒙特梭利、華德福、人本森林小學、人文國小,都有共同的理念:以孩子為本、從孩子的角度來思考教育這件事。

而我認為的差別在於,部份「教育學派」會有其觀念上的限制 (要求、暗示...),例如幾歲前應該怎麼樣/不應該怎麼樣,家裡的環境應該怎麼樣/不應該怎麼樣 (如果有瞭解各個學派的主張,應該可以瞭解我想說的)

但我之所以崇尚「適性教育」的原因,在於每個孩子、每對父母、每個家庭的獨特和差異性,絕對沒有一套理論或系統,可以套用在每個孩子身上的

如果教育學派仍然有其堅持和主張,卻忽略了孩子的獨特和差異性,那麼,這些堅持和主張,就成了另一道教育的枷鎖,甚至,成了宗教般的狂熱迷思,讓身處其中的成員,無法跳脫中立的思考。

***

我自己試著這麼比喻,用體育界的隊伍來看,A學派是洋基隊、B學派是國民隊、C學派是......。

但我們需要的教育是「明星隊」,像要打奧運時,會依據當時的狀態挑選各隊的選手組成明星隊。

舉例來說:孩子善於從具體操作學習,那我們就提供蒙氏的教具;孩子喜歡自然觀察,那我們就提供華德福的自然課程;孩子想要挑戰數學邏輯思維,那我們就提供人本的數學想想...

唯有各教育學派吸取他人長處,並且支持者停止相互排斥和攻擊時,「理念教育」才能成為顯學,才不是少數人在進行的運動,然後讓公立學校如同大恐龍般的不用改變...

***

各個教育學派的發想創辦人,都具有相當崇高的理想和視野

但問題在於後續接班的人,以及跟隨的支持者,是否能夠以同等高度的理想和視野,在看待教育的議題呢?

是否願意以「有機體」的概念,不斷的對現狀提出質疑,然後修正調整和改變呢?

還是固守著幾年/幾十年/幾百年前的「教條」,不經思考卻要求所有人遵守不可忤逆呢?

***

今天在閱讀故事屋創辦人張大光的【不教孩子 只說故事】一書,當中就有聊到「從眾」這件事情~~

P.13 許多父母都很怕自己的小孩跟人家不一樣,希望他乖乖念書、五育均衡,每科最好都在平均水準之上。

就像「星光大道」製作單位總要求那些參賽的年輕弓朋友,既要能歌善舞又要動靜皆宜,簡直希望各個都能成為「全方位藝人」。

但試問,這世界上有多少位全方位藝人?

好比你叫陳昇跳舞,如果他跳得很好,他就不是陳昇了...

又例如伍佰,號稱把國語歌唱得最像台語歌的天王;而江蕙,則是把台語歌唱得最像國語歌的天合,大家都超愛他們的與眾不同,誰會去強迫他們改變原本明明就很擅長的歌路?

於是我們從許多成功的歌手身上看到,有特色永遠比全能來得重要,不是你歌唱得好、舞跳得棒,就能成為藝人,也不是每一個歌唱比賽的優勝者都會紅,如果他不夠有特色,很容易就被淹沒。

「我們都希望我們的孩子,長大能夠與眾不同,但在他小的時候,我們卻又不希望他特立獨行!」

若他長大真的出類拔萃,小時候怎麼可能會跟別人一模一樣呢?

***

我覺得我們這一代,在求學過程中,習慣以「分數」、「名次」來評斷自己或別人是否成功、是否具備競爭力。

因此工作後,也就習慣以「薪水」、「職稱」來評斷自己或別人是否成功、是否具備競爭力。

卻忘了,當年為了爭取分數,少了童年的笑聲、少了遊戲的樂趣、少了和自然萬物相處的本事。

也忘了,現在為了爭取薪水、職稱,少了和家人的相處、少了陪伴孩子的時間、少了享受幸福的時光。

我們這一代所經歷的,我不想下一代再重蹈覆轍~~

***

剛才正好看到商業周刊把印度Infosys的故事放上網站首頁

http://www.businessweekly.com.tw/webarticle.php?id=22222

當孩子好不容易拿到文憑想要就業時,卻發現絕大部份的「工作」都被外包到印度和中國時,這所謂的競爭力,就不是哪間學校的文憑了。

競爭力在於孩子的創意創新創造能力、適應力、團隊合作、領導能力...,但我列的這四個,似乎學校都沒有教...

***

所謂「人本」以人為本的觀念,和台灣的人本教育基金會所推動的理念,不盡然完全相同。

我所認為的「以人為本」,是建立在相互尊重為獨立個體的前提下,去除以前身為父母、師長的「威權」,將孩子、學生視為「人」來看待、溝通、相處。

我舉個在人本基金會森林小學中會出現的場景,一位新手老師走進教室,滿懷緊張的將準備很久的課程呈現出來,底下的學生因為各自的原因不想聽課,有的學生跑出教室、有的學生趴在桌上、有的學生直接躺在地上......

以森林小學的角度,老師必須要提升自己的教學內容,用吸引孩子的方式讓孩子回到課堂上,而不是用命令或強迫的,在此之前,孩子這樣的行為是被允許的......

就老師在教學內容提升的方面,我認同;但從「以人為本」的尊重前提下,我極度不同意。

試想,如果妳跟我說話,我不想聽,於是就躺在地上,妳會有什麼感覺?

同樣的回到那個課室中,孩子呈現出如此的行為,反而成了另一種威權,也就是孩子最大、老師家長變小了。

這是走天平的兩端容易發生的情況,我欣賞楊文貴教授的原因,就是他不斷地在各種教育型態中尋找平衡點,也就是中庸之道,在還給孩子學習自由的同時,也兼顧到孩子人品的成長,以人文國小的唯一校規「輕聲緩步」為例,就是提醒孩子從內心自覺後的尊重他人的行為。

回頭來談到霸凌事件,這已經不是以法律或家庭單一層面可以處理的問題了,更不是有體罰或沒體罰就可以杜絕霸凌。

台灣的孩子,多數都是衣食無確的,以馬斯洛的需求理論來看,這些孩子開始尋求認同和成就感。

但在學校裡面,以成績、名次做為成就的定義,頂多只能讓前五名的孩子感到成就感,假設一班有30位孩子,那麼後25位就會在學校找不到成就感。

於是,黑道給予了這群孩子一個溫暖的團體、情色產業讓這孩子以為自己有能力賺錢,孩子們在當中獲得認同和成就感,然後開始「比拳頭大」,回到叢林法則、弱肉強食、以大欺小,藉此再加強自己的成就。

近期新竹的事件會鬧的沸沸揚揚,是因為霸凌的學生,還將過程錄影並上傳網路。我們的角度覺得霸凌已經很不可思議了,怎麼還會錄下來、怎麼還敢上傳網路呀?

但霸凌的學生,卻不是這麼思考的,這原本是她們要炫耀的事情,原本是她們覺得驕傲的事情吧~~

 

我們這一代的教育,讓我們養成了單一答案、單一思維的個性,政府官員亦是如此。在思考一個問題時,無法進行全面通盤的檢討與調整,政府的做法彷彿是頭痛醫頭、腳痛醫腳,無法根治。

而社會的輿論,也只流於批評,或是找個代罪羔羊(例如人本基金會的零體罰主張),然後抨擊說因為零體罰所以有霸凌...

不是的,任何一個社會問題,絕對不是只有一個因素所造成的,也不可能找出一個方法就解決了。

 

我們現在推廣多陪孩子、多和孩子一起玩、為孩子營造團體、並在團體中學習什麼是團體,當中也潛藏了杜絕霸凌的因子在其中。這樣的力量是潛移默化、需要時間的,但現在不做,明天一定後悔。我們仍然相信「把愛傳出去」的力量,總有一天可以讓良善的概念星火燎原的。

***

在瞭解一些孩子進入體制內學校「受傷」後轉至理念學校的經驗,才深刻的認知到,無論父母有多麼強烈的教育信念:例如快樂最重要、成績不重要...,卻無法保護孩子不去面對體制內的教育價值觀:成績、名次、作業、隱性競爭...。

當孩子隨著年齡漸長,對於同儕和同儕環境的認同會與日俱增,再加上如果學校老師不做適度引導 (甚至還落井下石) 時,我們得思考以下情景:

A)孩子月考成績考不好,家長認為成績不重要,但孩子卻必須面對來自同學和老師的眼光、排名,孩子的心會不會受傷?

B)孩子放假的作業很多,家長認為假日應該要家庭出遊,但孩子心中卻擔心作業沒寫完,等到上學時會受到老師的責罰,孩子的心能真的快樂嗎?

 

台北市、新北市已經有不少的國小在課程內容、社團活動做出自己的特色,許多家長問我,為什麼不選某某國小?

我說:學校的制度目前還跳脫不出以紙筆方式做為評量考試的方法,也無法將成績做為孩子學習程度的評量而進行加強或加速,回家作業的多少變相成了家長認為老師認真與否的指標...。在許多的面向未做調整前,體制內學校仍無法成為我們的選擇。

對教育的想法的家長,請務必要閱讀「慢的教育」,尤其是第6章:學校-考試的地方;第7章:家庭作業-戴莫克里斯之劍。藉由作者探訪全世界的教育現況,可以對自己家庭要走的教育之路有更多的深層思考。

***

習慣成自然,我們從小都是從這樣的教育體制成長的,目前的教育官員、老師們更是這樣教育體制的佼佼者。

就像我們習慣用右手,要不用右手很難;我們習慣開車靠右邊,要換成左邊開車也會怪怪的。

對於教育亦是如此,我們必須重新思考:「如果沒有學校體系,孩子還要不要學習?」這個議題,想通了,對孩子在長達十多年的教育之路,絕對有很大的幫助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愛兒思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4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