汐止PG的第70次聚會,先讓孩子們操作「倒固體」,孩子必須嘗試使用不同大小、口徑、重量的容器,將當中或大或小的材料倒至另一個容器。

2010-6-30 上午 10-26-51.JPG

幾次的蒙氏活動下來,孩子們大致上在容器互倒的操作上已不成問題,我覺得目前難度最高的,是小口徑的玻璃瓶內裝彈珠的操作,孩子必須相當緩慢且控制力道得宜方能成功。

2010-6-30 上午 10-26-59.JPG

接著主題課程「夏天」的第二堂課登場。今天的課程設計頗有挑戰性 (對孩子和對我皆然),其目標是要讓孩子充份運用他們的五感:視覺、聽覺、嗅覺、觸覺和味覺,來感受夏天。

跳脫制式的繪本->音樂律動->DIY活動的流程,我首先介紹韋瓦第給孩子們認識,音樂家的人名和生平當然不是4歲以下孩子的重點 (我把重點放在韋瓦第的頭髮上,見圖)。接著,我朗讀了韋瓦第《四季》當中「夏」的十四行詩給孩子聽,讓孩子在沒有視覺輔助的情況下,用耳朵試著瞭解有如文言文的十四行詩 (聽不懂也無妨,取材自維基百科)。

<不太快的快板>
奄奄一息的人們和動物
躺在熾熱無情的太陽底下,
松樹彷彿就要起火;
杜鵑高歌著,加入斑鳩和金翅雀的行列中。
微風輕拂,
但很快地大風捲起;
若有風雨欲來之勢,
牧羊人被突如其來的狂風驚嚇。

<柔板及弱拍-急板及強音>
擔心著他的羊群以及自己的命運,
他開始忙著做風雨前的準備,不安的心在灰暗的天色下、
蚊蠅的嗡嗡作響下顯得更加孤立無援。

<急板>
終於,他擔心的事發生了──
雷電交加的狂風暴雨及冰雹
阻撓了他回家的路。

2010-6-30 上午 10-54-25.JPG

終於重點來了,我在「牧羊人擔心的事發生了」這裡停頓,和孩子討論倒底牧羊人擔心什麼事呢?是大風、打雷、閃電、還是下雨呢?接著我用手機播放韋瓦第《四季-夏》的急板片斷,讓孩子從音樂中,猜猜牧羊人擔心的事情。

有孩子說他聽到風的聲音,綠豆哥哥則說他聽到了小提琴的聲音 (也對啦~~)。我接續唸完十四行詩,原來牧羊人擔心的事情,是「雷電交加的狂風暴雨及冰雹」呀!夏天會發生這些事情嗎?接著往下進行~~

(顧及孩子的年齡層,此次課程設計在音樂賞析這塊可說是淺嚐即止,然而現代的孩子過度依賴視覺為主的繪本,反而忽略了聽覺和大腦的聯結與想像。建議父母在家裡,可以帶孩子聆聽完整的《四季-夏》全曲搭配著十四行詩,讓孩子有更多的時間消化和品味,全曲音樂維基百科就有囉!)

2010-6-30 上午 10-55-07.JPG

回到孩子熟悉的繪本,我帶來《夏天的一天》,藉由這本書豐富的顏色和細節的描繪,我刻意的帶孩子在每一頁停留稍長的時間,讓他們更仔細的觀察每一頁的畫面。

2010-6-30 上午 10-57-24.JPG

故事中的主角要去山上找巨無霸鍬型蟲 (PG的孩子還沒對甲蟲王者著迷,讓我可以順利進行故事),途中經過藍天白雲的海邊,果然有孩子就觀察到海上有兩艘小小的船,我突發奇想的問孩子:「那船真的那麼小嗎?」孩子紛紛回答:「是因為比較遠,近一點就變大了!」不賴哦!已經有遠近的觀念了。

(建議父母可以帶孩子實際觀察像是公車由遠至近的大小變化,或是在不同距離觀察像是101大樓的大型建物,其大小的改變,並和孩子討論,是公車或101大樓在變大變小嗎?)

2010-6-30 上午 11-02-00.JPG

觀察力大開的孩子們,果然可以找出畫面中的細微之處,像在一大片綠油油的稻田中,有一個小小的"稻草人",光在稻草人身上,我們就有一番很精彩的討論,畢竟都市孩子見到稻草人的機會不多,卻能在討論之中,瞭解農田當中擺放稻草人的用意。

2010-6-30 上午 11-03-53.JPG

故事中的主角氣喘吁吁的爬到山上,終於找到在樹上的巨無霸鍬型蟲,主角第一次爬樹卻掉下來,我問孩子:「這樣該怎麼辦呢?」孩子回答:「再試一次呀!」就是要這種精神啦,要不是故事正精彩,真想來首"再試一下"的歌曲教唱呢~~

抓到巨無霸鞦型蟲的主角,回程時卻遇上大雨,這時候我來了個隨堂小考:「故事中的小朋友出門的時候,有戴一頂黃色像斗笠的帽子,現在下著大雨,他的帽子怎麼不見了呢?」其實在前幾頁有講到,孩子跳過山溝時,帽子被風吹走,孩子們也觀察到,帽子掉到河裡,然而隔了幾頁後再問孩子:「帽子怎麼不見了呢?」只有少數的孩子能回答出:「因為掉到河裡了」。

我想或許這就是專家所謂的書和卡通的最大差別,卡通的時間軸一直往前走,孩子則被動的一直更新畫面和劇情。而書則可隨時翻前顧後,只是在倡導親子共讀時,有沒有讓家長瞭解,回溯繪本或故事前因後果的重要性呢?還是讓繪本卡通化了呢?這我就不甚清楚了,但可以確定的是,讓孩子懂得前因後果 (或至少知道往回找原因、往後找結果) 是一件頗為重要的能力。

2010-6-30 上午 11-14-48.JPG

第一段活動進行至此,聽覺和視覺都派上用場了,先讓孩子休息片刻,還有第二段的精彩感官活動喔!

2010-6-30 上午 11-27-42.JPG

Annie媽咪添購了許多超讚的玩具和教具,孩子根本不想休息,喝水過後繼續玩~~

2010-6-30 上午 11-29-27.JPG

第二段的內容我訂名為「溫度在哪裡?」夏天最明顯的,就是變熱了,但"熱"這個感覺是什麼?在哪裡?要如何知道呢?

因此我準備了三碗的水,溫的、冷的和冰的,先讓孩子摸摸"冷水",嗯~~洗手就是這樣的水,我猜他們沒什麼特別的感覺 (千萬別讓孩子對任何事情都沒什麼特別的感覺呀~~)

2010-6-30 上午 11-40-57.JPG

接著我拿出第二碗"冰水",孩子的表情開始豐富起來囉!我請孩子把摸到的感覺藏在心中,避免其他孩子有先入為主的答案 (綠豆哥哥就是藏不住想法,一摸到就大喊「好冰喔!」)

套句廣告詞「來猛的!」摸完冰水後,接著就來感受第三碗"溫水",剛接受完冰水刺激的皮膚,對溫水會更有感覺。

這樣還不夠,我猜大部份孩子應該是第一次玩接下來的遊戲:「一隻手放在冰水中、一隻手放在熱水中,三秒後雙手相握」,至於這是什麼感覺,孩子們似乎都震驚到無法回答我。

(下回去內湖運動中心的游泳池,可以讓孩子的腳也來玩這個遊戲,在三溫暖的池子中,體驗溫度帶給身體的感覺)

2010-6-30 上午 11-47-56.JPG

至此,所有溫度都還是嘴上的形容詞,以及心中的感覺。我開始和孩子們討論:「除了用手摸,我們要怎麼知道水是熱的、冷的還是冰的呢?」孩子開始天馬行空亂說一通,我順著接下去:「用鼻子聞嗎?用眼睛看嗎?」

引導後,綠豆哥哥發現溫水比較多、冰水比較少,所以他提出「水多的是熱的、水少的是冰的」,於是我將冰水加至和熱水相同的高度後再問孩子。綠豆哥哥接著說:「左邊是熱的、右邊是冷的」,很棒的觀察!那我將兩個碗換位置,再讓孩子們思考。

別急著給孩子答案!給孩子深度思考的時間和空間!終於,我請我的好朋友"小海豹溫度計"登場,我說:「小海豹溫度計可以告訴我們水是熱的還是冰的喔!」我讓孩子近距離觀察溫度計中的紅色酒精 (據查現在多為煤油),隨著溫度變化而上升下降 (原本我想找那種超大隻的溫度計,可惜實在沒時間),當溫度計在溫水、冰水相互測量時,孩子們深深地被紅色酒精高高低低的變化給吸引住。

2010-6-30 上午 11-53-32.JPG

原來,不一定要用手摸才能知道溫度,尤其是熱湯或洗澡水,還是請溫度計這個小幫手來幫忙,會安全許多。

(這隻小海豹溫度計從綠豆哥哥出生就陪伴他到現在,平時他只當成是玩水的工具之一,直到今天他才驚奇的發現,小海豹是這麼厲害的幫手。建議父母可以帶孩子拿著兒時的溫度計,多測量不同的溫度,也可以讓他們觀察開冷氣前後,室溫的變化。另外也可以找出一些孩子視為理所當然的玩具或用具,賦與這些玩具更多的功能)

2010-6-30 上午 11-53-57.JPG

第一段玩聽覺、視覺,第二段玩觸覺,還有精彩的第三段,要讓嗅覺和味覺一起登場哦!先準備吃午餐吧~~

2010-6-30 下午 01-30-52.JPG

夏天有許多好吃的水果,主題課程當然不能忽略,因此第三段內容我們就以夏天水果做為主角。除了五感之外,我還要在這段課程中,加入數學元素:大小、數量、顏色喔!會不會太忙了一點~~(忙到忘了讓孩子體驗水果的重量啦!)

我刻意挑選三種截然不同的水果:西瓜、芒果和奇異果,首先和孩子聊聊他們最愛吃的水果是什麼,接著大、中、小三樣水果依序登場,先讓他們用視覺觀察這三樣水果的顏色。

在我引導的仔細觀察中,西瓜外殼不只有綠色,還會看到黃色、白色和黑色,而芒果也不是紅色,當中夾雜著橘色、黃色、白色以及黑色小點點,至於奇異果,孩子似乎是初次見到"完整"的。果然我安排要在孩子面前,呈現水果從完整到切片的過程是正確的,現代的孩子似乎太幸福,只看過剝皮去殼過後的水果吧~~

2010-6-30 下午 01-38-23.JPG

看過顏色後,我們來聞聞味道 (應該要來顆榴槤的唷!) 三種水果屬芒果的氣味最為濃郁,不過孩子似乎不太會運用嗅覺來聞氣味,我想這個感官我們得協助孩子多加強了。

2010-6-30 下午 01-41-31.JPG

看過顏色、聞過氣味,接著我們用手來觸摸,西瓜和芒果表面都屬於光滑的,因此重點在奇異果身上,孩子們摸到奇異果外皮時,都有不同且奇特的反應,或許心裡在想:「這顆水果怎麼長毛啦!」

2010-6-30 下午 01-44-36.JPG

孩子們已經開始期待品嚐水果的時刻,但我要他們猜猜水果的果肉,和果皮的顏色一不一樣呢?首先我們先剖開芒果,橘紅色的外皮,卻有著鮮黃色的果肉,聞聞看,更香了喔!

(出刀前,我跟孩子說:「因為我接下來要進行危險的動作,為了不要切到孩子們的手,請他們幫忙把手放在背後」,謝謝他們的配合)

2010-6-30 下午 01-46-36.JPG

接著我請孩子猜猜西瓜果肉的顏色,綠豆哥哥猜是紅色的 (因為常吃大西瓜),剖開一開,是黃色果肉和黑色的籽。

(可惜我竟然挑到了一顆壞掉的西瓜,還好店家允諾我可以退貨,且不用把那顆壞掉的西瓜帶去換。不過當場有期待吃西瓜的孩子,看到西瓜壞掉還頗傷心的,讓我很不好意思,挑食物真不是我擅長的呀~~)

2010-6-30 下午 01-49-00.JPG

最後那顆大家不熟的奇異果,剖開後大家就認識了,除了綠色的果肉外,還有黑色的小籽和白色的芯。

2010-6-30 下午 01-50-24.JPG

感謝PG所有媽咪的協助和支援,剖開的水果立刻送進廚房切盤 (刀工也不是我的強項),此時我們用水果做為數學教具,來算算一共有多少水果。孩子們的程度不一,大多數能數出水果數量,有的孩子可以將送進廚房的水果一起算入,有的孩子則會在數奇異果時,把芒果一起算進去。

我想數學概念還是得多花些時間,分程度進行教學比較適合,既然孩子等水果等到都流口水了,數學概念還是點到就好。課程結束,洗手準備吃水果囉!(要是學校課程每天都這麼有吃有玩的,那該有多好呀~~)

2010-6-30 下午 01-51-37.JPG

回家後,媽咪問我今天課程帶得如何,我想從綠豆哥哥滔滔不絕地和媽咪訴說今天的課程內容,證明帶得應該還不賴吧!尤其在孩子的感官刺激上,除了冰水、溫水交替外,最後還先吃芒果後、再吃奇異果,可謂是充份的刺激了每個感官呀!

最重要的,是自己在事前設計課程、以及當場帶領孩子的過程中,必須嚐試著用孩子的想法、角度和語言來表現,這對每對父母應該都是門必修的功課,畢竟要孩子用大人的角度思考實在強人所難,但大人若不會以孩子的立場看事物,那麼親子之間的代溝也就會慢慢形成了。

這也是我們所參與的兩個PG,活動堅持由每個家長輪流帶領,最主要的原因之一。如果孩子在3、4歲時,父母都無法與其溝通,那麼當孩子成長到13、14歲時,親子關係要不惡化都難囉!我可不要在孩子19歲時去求法官交保、或是對孩子下跪呀!此時多付出些心力,以機率來論,應可以降低許多親子之間問題的風險吧!

【延伸閱讀】

PlayGroup.gif 

汐止PG-66-蒙氏倒固體+夏天主題課程一

汐止PG-50-認識自己主題課程二 @科教館+美崙公園

汐止PG-48-認識自己主題課程一

【相關資訊】

6/30 星期三
10:00-10:20 練習倒固體(Annie)
10:30-11:30 主題故事+活動(綠豆爸爸)
11:30-12:00 遊戲時間
12:00-13:00 午餐時間(Nancy)

夏天的一天 / 博客來

作者:秦好史郎
譯者:黃郁文
出版社:尖端
出版日期:2006年08月28日

【網路相簿】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綠豆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