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本想帶二兄弟去上海世博看看走走,卻因為預算過高而取消,決定留在台北看花博就好了。

當時想要申請中國的博客 (台灣的部落格) 空間,先行認識一些上海的格友的計劃,卻一直遇到新浪的驗證碼不符的系統問題 (應該是防毒軟體或防火牆) 而無法成功申請。今天突發奇想,用HERO手機當電腦用,果然一次申請通過,雖然綠豆粉圓暫時沒法造訪上海,但博客空間先開通也無妨呀!

於是,綠豆粉圓二兄弟在新浪中國的博客開站囉!(連結)

sina_blog.JPG

只是在申請的過程中,始終覺得大陸的網站和台灣的網站有很大的不同,以新浪網做為例子,這是新浪台灣的首頁:

sina.tw.JPG

而這是新浪中國的首頁:

sina.cn.JPG

縮圖後差異更為明顯,就是台灣的網站以"圖片"為主,而大陸的網站則是滿滿的"文字"。我相信以新浪經營網路這麼多年的經驗,一定是為了符合使用者的"習慣"而有此設計,雖然初次瀏覽新浪中國網站時,面對那麼多的字,有種頭暈目眩的感覺,但認真的想一想,難道會是身處台灣的我的閱讀力降低了嗎?還是我們習慣快速瀏覽,因此網站必須以鮮艷的大圖做為吸引呢?

這樣的感覺更延續到我瀏覽新浪博客育兒類的2009年度優秀博主時,常常一篇博文 (網誌) 就像是育兒雜誌的一個專題,無論是字數、架構、邏輯、和論點,都像極了是由專業雜誌編輯撰寫出來的文章。

而除了記錄孩子成長的博文外,還可以看到很多對於自己教育、教養方式的自我對話與檢討,甚至是對於所謂育兒專家的論點,提出自己的看法與見解。

以育兒專家孩雲曉所提的《男孩危機:從小學、中學到大學階段,男孩在學業上的表現已處於全面落後階段》為例,史提芬周贊同並引申為《男孩危機其實是父親的危機》,而豆豆爸則反思《真的需要拯救男孩嗎?》雙方均在博文中提出自己的論述和觀點,並舉自己教育孩子的經驗做為例子。

回過頭來看自己,當網路傳來一篇育兒專家的文章後,我是否只是點頭認同,然後轉貼或轉寄呢?

前幾天看于美人的國民大會節目時,當中有一段令我深思的笑話:

聯合國出了一道題目,請全世界的小朋友作答:「對於其他國家糧食短缺的問題,請你談談自己的看法?」

結果,沒有任何一個國家的小朋友會回答這個問題。

因為,非洲小朋友看完題目後不知道什麼叫做「糧食」;
歐洲的小朋友看完題目後不知道什麼叫做「短缺」;
拉丁美洲的小朋友看完題目後不知道什麼叫做「請」;
美國的小朋友看完題目後,不知道什麼叫做「其他國家」;
亞洲小朋友看完題目後, 不知道什麼叫做「自己的看法」。

是的,我家有兩個男孩,對於育兒專家所言的「男孩危機」,我自己的看法又是什麼呢?看來已經不只是閱讀力降低那麼簡單的問題而已了~~

等等......,這該是一篇綠豆粉圓二兄弟博客開張的慶祝文才是,怎麼搞的那麼沉重呀!

附註:感覺大陸開始重視"父親"在教育中的角色,希望這股風潮也能吹進台灣,讓更多的父親投身子女教育、讓更多的孩子的童年回憶中有父親的存在!

-延伸閱讀-

小綠豆的競爭對手
孩子的M型未來
愛你一輩子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綠豆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